临安区审计局把好四道关 扎实推进信息化

发布日期: 2022- 04- 14 10: 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计局
分享到:

(通讯员 许磊)一是把好“基础关”。项目立项前充分考虑审计信息化运用可行性,优先选取具备大数据审计或信息系统审计基础条件的自定项目;通过参与金审三期项目建设及试运行、财政数据标准化等工作,锻炼一线审计人员运用信息化审计的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信息化审计技术服务的第三方协作支持,提高审计效率。2021年年初确定的14个审计项目中有9个为计算机审计项目,为2022年度优秀大数据(信息系统)审计案例打好了素材基础。

二是把好“运用关”。2021年的大数据审计涵盖同级审、部门预算执行、公立医院、交通运营、文化文物、垃圾治理、自然资源资产等项目,占比逐年升高;同时,在部分审计项目中“结合式”进行信息系统审计,一方面在对信息系统审查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对审计疑点进行测试,通过有针对性的审查来验证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审查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推出信息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二者互相印证,从信息系统控制角度去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是把好“推广关”。2021年共报送大数据分析审计案例和信息系统审计案例7个,被市审计局采用3个;报送涵盖了财政、社会保障、经责、行政事业四大业务领域的大数据审计方法12条,其中1条被省审计厅录用。根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炼撰写的《临安审计建议政府数字化管理存短板亟需重视》《临安审计建议软件正版化工作不容忽视》《多方式推进,临安区审计局全面落实整体智治理念》等多篇审计信息得到区长、副区长以及区委常委领导的批示,并在“浙江在线”等新闻网站发表。

四是把好“安全关”。针对第三方服务,签订单位和个人保密协议,要求第三方设备不得存储审计相关数据,由专人监督操作全过程,项目结束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清理移交;针对被审计单位数据安全,充分利用省市平台内数据,敏感数据避免全库取数,服务器与外网采用物理隔离,最大限度确保被审计单位数据安全及审计风险控制;做好日常网络安全监控及维护工作,2021年度未发生网络安全事件。(临安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