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审计同成长

发布日期: 2015- 01- 12 07: 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计局

  我是1996年从部队转业进入审计机关工作的,至今已经整整18个年头了。听比我早到的老同志介绍,他们到审计机关报到的时候还逐个编号,大致编到60多号,后来再进人就不编号了。因为新单位组建时,人员集中、快速进入,所谓的编号也是用于区分进入的先后、早晚吧!我还依稀记得,有一位同志进来时被编为62号,后来大家开玩笑叫他“62”(杭州话意思是“笨蛋”)。还有些老同志,跟后面来的同志开玩笑,自我吹嘘:“我是被编了号的”。相当年,听那些老同志讲那过去的事,还真的有趣啊!我是属于未被编上号的后来者。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先进来的许多老同志有的已经退休,有的且已作故,因此,就目前在职人员来说,我也是审计系统的一名老同志了,我也同样见证了审计事业的辉煌历程。

  我记得,刚进审计局时,全局在职职工80来人,处室没有现在这么多,经责处、农社处、外开处、计算机处还没有开设,处室还没配电脑,台式电脑也没有,审计记录单、签证单、审计报告都是手工操作的,审计文书由当时的综合处编号,文印室统一打印。办公条件很简陋,水泥地,木椅子,没有空调,夏天只有电风扇。办公室很挤,有的办公室放4张,甚至5张桌子。当时的审计内容也相对简单,主要是看帐,查有无违反财经纪律、财政法规、偷税、漏税等。但,随着时间的迁移,审计队伍不断壮大,机构设置更加细化,电脑的配置及网络的应用,使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尤其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行;工程建设项目的事后审计到跟踪审计;绩效审计的重视和全面推进;科学审计,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理念的确立等等,审计内容不断拓展,审计事业不断发展。

  审计成立至今,成果是辉煌的。翻开我们杭州市审计局编纂的审计志以及相关的审计档案、审计案卷,从1983年成立到今天,我们审计了多少单位?查出了多少违规违纪金额?追缴了多少财政资金?为国家和地方挽回了多少损失浪费?查处了多少违法违纪的人、多少大案要案、使那些敢于以身试法的人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这是举不胜举的;还有,我们提交了多少审计报告、审计信息,被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或政府部门等各级领导批示及党政机关信息刊物和新闻媒体采用的又有多少;这些都是审计的成就和荣誉;审计还获得过多少种奖励、奖杯、荣誉称号!

  从审计的发展历程看,就是审计人秉持勇于实践,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历程。审计从无到有,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广大审计人员的实践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分不开的。

  杭州审计较早地提出了财政审计是永恒主题的理念。1995年,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和上级审计机关部署,杭州审计局对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开始进行首次进行试审,着眼于摸清财政家底,探索审计方法,为同级审工作打下基础。2000年,经过近5年的同级审,市财政家底基本摸清,财政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审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审计是审计工作永恒主题的理念。

  财政审计当时的主要目标是核实收支,摸清家底,揭露问题,促进管理。通过审计,被揭露的应缴未缴各种财政资金、漏缴的各项税金、罚没款收入等不计其数。

  强化对重点领域、重要资金的审计。2004年以后,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在核实收支,强化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向部分重要专项资金和投资建设项目绩效方面延伸。强化对重点领域、重要资金的审计。如对一些数额较大的专项资金,在审计时,将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跟踪审计,资金流向哪里,就延伸审计到哪里。在投资领域,为扩大投资审计覆盖面,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开始推行重点建设项目必审制及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确保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

  杭州市的经济责任审计开展较早,起源于1986年企业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公证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2001起,在总结前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基础上,着眼在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上下工夫,提高工作水平。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对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杭州审计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好的成绩,2001年10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到杭州采访并进行了报道。2004年11月,杭州市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先进地区受到中央五部委的表彰。

  杭州审计始终不忘审计机关的神圣职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立审为公,执审为民”。坚持将强化资金监督、提高使用效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认真开展了城建、环保、救灾、计生、扶贫、医疗、卫生等专项资金审计。在审计中,积极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发挥和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坚决保障改善民生的“生存钱”、“救命钱”管的好、用的好。

  审计从成立到今天,已经30年过去了,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中说:“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那么,30年更是弹子一挥间了。30年的审计成就可圈可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要继往开来,接过审计接力棒,继续推进审计事业不断发展。

  一是我们要有历史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包含着党和政府对审计的重托、社会的期望和时代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的中心工作,坚持依法审计,加强审计监督,维护国家和地方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需求也不断在改变和提高,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不断地面临各个新的挑战,我们要不断提高对新形势的认识,勇于应对。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审计人勇于实践,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扎扎实实做好每项工作,无愧于时代的要求。

  二是要有坚强的本领。审计工作是一项专项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业务主要包括业务与文字写作。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审计业务技能。根据本人体会,审计业务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外,主要是通过实践加以提高,实践出真知。审计业务与财政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接近。从30年来审计人员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大体上凡是曾经从事过财政财务管理或企业财务管理的同志,其原先的业务与审计几乎相同,无非角度不同,审计是检查监督,而管理是被检查监督而已。这些同志到审计机关工作,其进入状态是很快的。我对审计局初建时进来的那些老同志进行过分析,凡是业务比较好的,基本上原先底子好,如从财政来的,或者企业财务会计出生的。他们进局后,适应性强,很快成为骨干。当然,除了业务基础和实践外,也要虚心好学,如果抱着对审计业务无所谓,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态度,那也是不会有长进的。作为单位,除了对审计人员进行日常培训外,还可以采取观摩审计案卷,对好的审计项目进行剖析讲解等,通过直观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是完成审计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十分重要的。

  三是要保持清正廉洁。审计人员保持清正廉洁尤为重要,这是由审计的性质决定的,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审计是党纪政纪的维护者、财经纪律的监督者,要求别人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身正,约束别人才底气足;自己过得硬,监督别人才腰杆直,如果审计人员自身都不清正廉洁,还怎么去说人家。从市局30年的审计历史看,杭州市审计局在清正廉洁方面有过一些小问题,那是较早的事情,但总体还是不错的,我们要严格谨慎,不掉以轻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审计事业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

经责处 姚云林

                           2014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