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杭州市审计局成立30周年

培养审计悟性 感悟投资审计

发布日期: 2015- 01- 12 06: 5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计局

  【摘要】无论是达官贵人, 还是贩夫走卒, 皆离不开“悟性”。从事审计工作也需要有“悟性”。“悟性”可以求得真理, 真理可以促进审计人成功。审计人的悟性,基于日积月累的审计实践,“不经一事, 不长一智”,人的成长是从挫折中得来的,同样,“悟性”也是审计人从实践中感悟出来的。审计工作,是一个不断“悟”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本文从笔者所从事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为例,根据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的现状,感悟如何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绩效,从而推进投资审计转型升级。

  【关键词】悟性 感悟 政府投资项目 审计绩效

  无论是达官贵人, 还是贩夫走卒, 皆离不开“悟性”。从事审计工作也需要有“悟性”。牛顿由苹果落地而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鲁班由齿草所伤而发明锯条, 这是因为他们对某一事物执着的追求, 全身的投入, 才终有所悟的结果, 如离开生活的体验, 就无“悟”可谈, 求悟亦如缘木求鱼, 失去其本了。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 居于何种地位, 你都会感觉到“悟性” 对每个人的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审计人渴望走向成功, 也一定要有悟性。

一、审计与“悟性”的关系

  1、什么是悟性

  悟性,是对事物理解、分析、感悟、觉悟的能力。宋赵师秀《送汤干》诗:“能文兼悟性,前是惠休身。” 明《四溟诗话》卷四:“诗固有定体,人各有悟性。”林纾《闽中新乐府》:“儿童初学,骤语以六经之旨,茫然当不一觉;其点诵经文,力图强记,则悟性转窒。”谢榛

  2、审计人如何提高悟性

  审计人要敏于观察, 勤于思考, 更多的要依靠自身的体会、感受和心得。悟性来源于先天, 也来源于后天。“拳打千遍功自成”,审计人的悟性,基于平日法律法规的学习,审计方法的掌握, 审计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一种潜在能力。真正的醒悟不是越学越复杂, 而是越学越简单;不是越来越烦恼, 而是越来越轻松。作为审计战线上的一员, “悟性”对我们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菩提祖师在悟空头上仅仅敲了三下, 只字未提, 悟空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结果半夜三更从后门溜过去拜师学艺。他只用了三年工夫就学会了长生不老术, 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 以有限的学识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融会一炉。提高审计工作的悟性实际上是审计工作大实践的过程, 悟性不是从虚无中来, 而是靠自己不断对财经法律、法规、审计知识理解的实践中得来, 因此悟性与审计工作是联系在一起的,并以此为实践的动力。

  3、悟性与感悟的关系

  悟性与感悟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悟性”是一种心境, 可以心向往之, 却未必如愿得之。“悟性” 绝不靠想, 一想即非, 往往作茧自缚;也不同猜, 一猜便歪, 结果背道而驰;还不能量, 一量就错, 导致天壤之别;更不必找, 一找反丢,最终枉费心机。感悟即是有所感触而领悟。“不经一事, 不长一智”,人的成长是从挫折中得来的,同样,“悟性”也是审计人从实践中感悟出来的。

  二、对政府投资项目现状的感悟

  近年来,随着我市公共财政政策的积极实施,我市对社会公益性、基础性建设项目投资发展迅猛。但从工作实践看,当前我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三超”现象仍较为突出,损失浪费现象也屡见不鲜,投资绩效还有待提升。

  1、影响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的因素

  (1)前期工作方面

  项目规划与项目实施不够衔接,部分项目由于规划选址未落实而无法落地建设;概算控制作用不够明显,“三超”现象屡禁不止;勘察设计深度不够,导致项目匆忙上马;建设筹划统筹不够,建管分离体制带来重复建设和多次建设问题。

  (2)征地拆迁方面

  征迁成本增涨过快,征迁补偿标准不断突破且难以统一,评估环节弄虚作假时有发生;征迁资金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市本级工程均由各区具体承担征迁补偿工作的体制,致使资金浪费、沉淀、闲置和移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3)施工招投标方面

  施工承发包违规问题仍未杜绝,例如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投标,部分施工单位采取垫付投标及履约保证金等手段组织围标;施工企业“陪标”现象较普遍;部分施工单位存在“挂靠”和违法转分包承揽业务的情况。另外,“低价中标高价结算”未得到有效遏止。

  (4)标后管理方面

  高估冒算现象仍较严重,我局审计核减率超过15%的项目仍然占近三成多;工程变更管理控制不严,部分项目变更增加的金额超出原合同金额一倍甚至几倍;合同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项目存在合同条款与招标文件不一致,相当数量的建设单位未能建立合同签订等项目情况台账;“以次充好”、价格虚高现象颇多,监理现场履职不到位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5)项目资金和资产管理方面

  部分投资主体资产负债率偏高,土地收益不确定性使项目资金筹集难度加大;财务竣工决算不及时,增加项目维护成本;部分项目资金流向失控,个别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甚至编造虚假业务套取资金;项目资产家底不清,例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房源不清。

  2、影响绩效的原因分析

  上述政府投资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政府投资项目整体绩效的发挥带来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科学统筹机制不够健全。尚未建立统一的政府投资全口径预算,市区投资财事权关系未完全理顺,项目建设统筹机制不完善。

  (2)项目管理的科学机制尚未建立。相对统一的责权利机制尚未形成,造成项目重建设,轻绩效;重进度,轻投资;建设单位受专业人员与管理经验的限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未很好落实。

  (3)政府投资项目的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我市建筑行业准入门槛较低,造成僧多粥少,竞争不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尚不健全,企业围串标、挂靠、转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机会成本”较低;“低价中标”的模式根深蒂固,质优价廉的定价机制尚未有效形成。

  (4)部门联动的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与奖惩机制尚未建立,缺少奖惩及责任追究机制;统筹的联动监管机制尚未落实,多头管理与管理缺位并存。

  三、对提高投资审计绩效的感悟

  1、政策制度层面

  一是尽快出台具有杭州市特色的《杭州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在办法中可进一步理顺各单位的责任,明确规划计划、征地拆迁、投资控制、部门监督等关键性环节的管理。二是做深做实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制度。提前谋划,确保重点,在项目储备中统筹考虑项目选择、建设时序、基础配套,确保储备项目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三是进一步完善代建制度。减少指挥部、“一次性业主”,整合资源,培育国有大型专业代建机构;分类别分情况引进设计施工总承包、BT、BOT等模式。四是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度。研究并建立统一标准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与单位考核、个人奖惩相结合。

  2、工作机制层面

  一是完善市区两级联动项目管理机制。按照事权财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确认区补项目的范围,并尝试以奖代补、测算包干的方式,完善补助方式。二是完善政府项目诚信管理机制。以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参建各方的责任意识,建立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建设信用的监管信息化平台,对参建单位的履职履约情况实时跟踪。三是确立招投标环节的“合理定价机制”。在招投标环节,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别完善现行的“最高限价”,尝试实行“最低限价”。四是完善政府项目全过程监管工作机制。形成建设主管部门与监察、财政、审计、发头等的联合监管机制。

  3、建管模式层面

  一是进一步落实建设单位内控工作。各建设单位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各类招标、合同、工程预(决)算,各类资金拨付等实施全面的监督与控制。二是进一步加大建筑市场执法力度。明确对“高估冒算”等不良行为的处理处罚办法;研究强化“黑名单”制度;建立多部门联动执法措施。三是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建立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专账专户制度,引入金融机构“第三方监管”模式。四是进一步统筹项目推进工作。统筹考虑大项目与配套项目之间的关系,重点环节与整体效益的关系,资金保障与项目推进的关系。

  4、项目监管创新层面

  一是创新重大项目设计质量管理办法。政府重大建设项目可建立“设计保证金”制度,建设单位可推行不定期的“设计联席会议”制度,引入“设计监理”工作机制。二是创新建设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举措。深化信息化为手段的现场管理监控;推行指纹签到考核制度;将监理费用支付与监理人员考勤挂钩;在联系单制度及监理委托合同中明确监理职责,签订履职责任书。三是探索重大项目“交钥匙”工程。对资金投入大、技术含量高、功能较单一的大型项目,探索引入设计施工总承包。四是探索重大项目概算投资包干制度。对建设单位尝试实行概算包干,对区级政府尝试征地拆迁资金统筹包干。

  四、结束语

  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不断成长,社会对审计工作的期望也在改变。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大格局,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转型的内在要求。作为青年审计工作者,富有激情,充满信念,是审计工作的新鲜血液。唯有不断进步,不断感悟,与审计同进步,共成长,才能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审计人要有“悟性”[J].中国审计,2010,第20期.

  [2]刘小敏.代建制下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研究[D].暨南大学,2009.

  [3]时现,朱尧平,薛蓓儿.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路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03).

  杭州市审计局 投资处

  楼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