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人生坐标 与审计共成长

发布日期: 2015- 01- 12 06: 5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计局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寻找自己人生坐标的过程。哲学家罗素曾说,人的成长要遇到三个方面的矛盾: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二是人与社会也就是人与人的矛盾,三是人与自己的矛盾。从这个矛盾出发,我为自己在审计生涯中要设定了三个坐标:一是“审计工作”坐标,二是“自我定位”坐标,三是“自己内心”坐标。在这三个坐标的导航下,我脚踏实地的工作,坚定地与审计共成长。
一、找准“审计工作”坐标,准确把握前进的方向

  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努力,而是方向。作为一名审计人,我首先要找准“审计工作”这一坐标,了解审计工作的特征及其对自身的要求,把握好自己前进的方向。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调研审计工作时,对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提出了“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要求。“三个立”立足时代要求,反映了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体现了审计工作的本质要求,为我指明了成长的方向。

  “以审计精神立身”扎实了审计发展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从近年来审计工作看,国家和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审计要在国家治理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审计工作的强度、难度和广度都在加大,今后,审计工作必然要求每一位审计人员投入更大的精力。俗话说:民无文化,行而不远。同样,一项事业的发展,若无文化根基,无价值支撑,能有几个人会锲而不舍地艰苦创业。审计精神的激励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审计人要以审计精神立身,敬畏法律、崇尚法治,求真务实、忠诚负责、与时俱进,全身心投入审计工作。

  “以创新规范立业”体现了审计事业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发展新形势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创新规范是审计事业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审计人在审计实践中,要把握好“在创新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这个关键,始终坚持依法审计,充分运用《审计法》赋予的权力履行职责,激浊扬清,并以审计自身之“规范”,促进被审计对象之“规范”,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之“规范”;要把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路径,创新发展举措,不断增创审计事业发展新优势。

  “以自身建设立信”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诚实守信是个人及社会组织的立足之本,而诚信对于审计行业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立信”涵盖了诚信的基本要义,是国家审计的立业之本。审计人要“以自身建设立信”为要求,抓好能力建设,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学习业务上,把能力和本事体现在做好审计项目上;要牢固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清廉自守、廉洁自律,不屈不挠地与腐败现象作斗争;要扎实工作作风,勤勉敬业,力争成为“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卫士。

  二、找准“自我定位”坐标,有效激发上进的动力

  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比较优势”,就缺乏竞争力,迟早会败下阵来。找准“自我定位”这一坐标,了解自己的潜质和特点,知道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边界,而后据此选择目标,这是人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重要步骤。而我作为一名进入审计队伍不到三年的新兵,之前没有学过审计知识,没干过审计工作,那我和人家比什么?但我发挥“阿Q精神”,努力寻找出自身相对的比较优势。我把自己定位为一名尽责敬业、作风务实的人。

  一是乐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可使人斗志昂扬、精力充沛。面对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我要求自己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静下心来苦读苦学。许多夜阑人静的夜晚,我贪婪地向书本索取审计知识。领导同事也无私地给予我指导和帮助,创造多种学习平台,帮助我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总结、提高。学习的过程是个愉悦的体验,学到新知识、新本领我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又激励我在新的领域继续探索前进。

  二是严于责任。古语有云:不患无策,只怕无心。我热爱本职工作,并为此费尽“三”心“二”意。我“用心”把握好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导向,思考信息宣传重点;我“细心”把握信息宣传的各个环节,从稿件的孕育、撰写到送审、投稿、后续,都精益求精;我坚定“责任心”,勇敢挑起信息宣传工作的担子,努力做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同时,我明白本职工作的“意义”,坚信加强审计新闻宣传,传播好审计声音,意义重大。我追求工作“意境”,跳出信息写信息,跳出宣传干宣传,不断解放自己,以一种更加大气、平和的心态来写信息做宣传。

  三是笃于务实。办公室工作纷繁复杂,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关工作能否正常运转,关系到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容不得半点马虎。我要求自己强化服务意识、服从意识,扎实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持说朴实话、办老实事,对每项工作都必须想好再说、说了就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做到抓紧、抓实、抓细,对工作抓住不放、扭着不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真正把心思用在“真干事”、“干实事”上。

  三、找准“自己内心”坐标,不断突破心灵的局限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所谓:心由境造,境由心生。积极的心态能让你不断地往大脑中枢输入正面的信息,自动过滤和删除消极的信息,不断开启你的心智,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我在成长过程中,要求自己自信自强、自省自守,不否定自己,不害怕失败,更不自负自满,不断突破心灵空间的界限,始终保持一份健康积极的心态。

  一是自信自强。工作中经常会遇见看得见摸得着的烦恼,遇到失败时,各种挫败感、焦虑感、失落感纷至沓来,影响着我的工作激情和自信。于是,一段时间里,我止步于“前后不露头,就在当中游”,认为这是最好的保护方式。有道是:自胜者强。所幸,我每次都能及时从这种状态中调整了出来,战胜自己的消极状态。我知道如果没有了“争上游”这个目标的牵引,自己就会一直搁浅在中游,而在审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直搁浅在“中游”根本不可能,疯狂而下的滔滔江水,会把我无情地打回“下游”。于是,我重新抖擞精神,奋力向着“上游”撑去。

  二是淡定自省。自省才能让自己更加聪慧,让自己找到更多解决之道。当我遭遇失败时,与其牢骚满腹去指责, 我更愿意淡定自省,检讨自身。是否方向偏了,是否期望过高,是否方法失当,是否沟通不足……。因为我们人都不是完美的,个体上都有缺陷,智慧上有着不足之处。经常心平气和地问责自己,盘点得失,得到的不骄傲自满,失去的我努力改进,以淡定从容之心对待个人得失,这样才能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

  三是立德修身。“人生没有草稿,篇篇是正文”。这是每一个品行高尚的老审计人的感悟,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指导着我的成长。我要求自己始终“清正、清白、清廉”,胸怀坦荡,洁身自好,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任何污垢的拖累,保持正确的理想与信念。我要求自己抛开私心、抛开怯懦,激发内心的善意,做一个助人为乐、助人不求回报的“厚德”之人。只有这样,我才能时时刻刻抵得住诱惑、撑得住信念,耐得住寂寞。

中国女强人杨澜曾说过: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但如何成长,如何与审计共成长,需要我们找准人生坐标,并为此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年审计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努力、快乐地与审计共成长!

 

  办公室 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