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有效遏制高估冒算之风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发布日期: 2009- 08- 11 08: 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计局

有效遏制高估冒算之风

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自2003年以来,拱墅区审计局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上的力度不断加大,逐年扩大了审计覆盖面,并且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审计揭露和处理的各类问题近年来呈明显下降趋势,充分履行了审计的监督职能和发挥了“免疫系统”功能。

  通过几年来的审计,区政府投资项目高估冒算、虚列支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节约了大量政府建设资金,提高了项目资金的绩效。与此同时,该局还从宏观的视角,透过高估冒算的表象,注重揭示建设单位内部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缺陷,促使该区各建设单位不断完善工程建设领域的内部管理机制和规范化建设。

  一、监督与服务并重,在严把审计质量关的同时,做好参谋和服务工作,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和“免疫”功能。该局对全区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要求覆盖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均按规定纳入审计监督范围。2005至2008年四年间,对送审20余亿元的政府投资项目开展了审计,平均核减率10.35%,节约政府投资建设资金达2.07亿元。如2008年,我局对浙麻地块二期送审材料仔细审核,到现场逐一核实,最终核减地下室底板sbc防水隐蔽工程120万元。

  该局在开展审计监督的同时,还关口前移,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开展跟踪审计,积极为各建设单位做好咨询服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建设单位整改。由于审计提前介入,事前和事中把关,及时挽回了损失,提高了政府投资项目运行的规范和绩效的发挥。

  二、机制入手,源头治理,审计促使各建设单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设领域高估冒算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分析原因,追根溯源,从源头上防微杜渐,深究高估冒算现象的成因,帮助建设单位优化工程管理流程。对工程招投标、施工、结算、决算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开展自查自纠。经过近几年来的审计,各建设单位的内部管理逐渐加强,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工程造价年平均核减率已由2005年的11.81%降至2009年5月底的5.07%,呈明显下降趋势,高估冒算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拱墅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