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环处 张冀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思维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式。研究国家审计理论,做好国家审计工作,必须发挥好哲学的引领作用,要正确地理解国家审计的哲学基础,要清醒地认识国家审计的哲学本质,要科学地运用国家审计的哲学方法。
省审计厅一级巡视员高占江在授课中指出,科学性和价值性是哲学思维的两大属性。科学思维是指为了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所具有的思辨模式和认识方法,价值思维是指依照主体自身的尺度,选择、对待和评价客体。审计工作中的哲学思维即是科学思维和价值思维的综合运用,这就离不开在具体审计事项中依据职业经验作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一、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作出审计事实判断
事实判断贯穿于审计全过程,是审计人员依据一般性规律对审计事项的实际状况所作的判断。这种一般性规律就是所谓的常理,长久以来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不偏离轨道,我们也依照这种规律生息繁衍。最简单的事实判断例如“今天下雨了吗”,这是依据生活常识就可以非常快速作出的事实判断。但在审计工作中,事实判断就显得相对复杂,如“他完成生活垃圾减量化的要求了吗”,就需要结合固废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判断。此时,我党最大的法宝“实事求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它是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审计工作也一定是从实际出发,将审计理论和工作实务相结合,运用科学思维作出职业判断。回到上述的例子,“生活垃圾减量化”从字面理解就是生活垃圾不断减少。但这里仍然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什么是生活垃圾或是生活垃圾的统计口径是什么;二是减量化到底是减多少,是绝对减少还是相对减少。当一般的生活常识已经无法解答时,法规政策成为了我们的“答案书”,成为了我们作出事实判断的依据。因此,事实判断要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专业知识,运用技术手段,才可以做到客观评价审计事项。
二、以公平正义的态度作出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不同于事实判断,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主体自身尺度的映照。审计常说不同的项目由不同的人审,会出现大相径庭的结果,哪怕是同一事项组内不同成员的意见也很难完全统一,这就是价值判断的结果。“下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但面对“下雨好不好”这个问题就会是千人千面。审计事项也是如此,“虚构数据”、“垃圾外运”和“就地处置”是否可以认定为减量化工作呢?
在审计工作中作出价值判断需要保持公平正义的态度。公平正义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国家审计和公平正义高度相关、密切相联,在公平正义的态度下作出价值判断才能发挥国家审计应有的作用。此时,解决上述的问题也就显得没那么困难了。“虚构数据”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不属于减量化;“垃圾外运”逃避了上级部门监管,也没有真正实现减少垃圾的效果,不属于减量化;“就地处置”是回收利用易腐垃圾的一种手段,属于减量化的先进做法,应予以鼓励。公平正义在大多数情况都有明确的指向性,但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环境中,仍有不少问题存在争议,如“程序不到位但结果有利于部门工作的做法是否该追责”。这就要求我们站在政治的高度,保持公平正义的态度,把握审计评判的尺度。
三、以唯物辩证的思维作出审计判断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观点、规律完全适用于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思维中的反映,联系、发展的观点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时,必须要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
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发现和还原事物本来面目,审计主体、客体、对象、技术、方法等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审计工作本身是复杂的综合事务,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之间也存在普遍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审计实践无不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原理。以公平正义的态度,从事物比对中,透过各种迷惑的表象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标,可以说,审计工作只有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评价和监督职能。
哲学思维听起来深奥晦涩,实际上我们在审计工作已经自觉或不觉得地应用其中,通过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有机统一还原审计事项的真实性,评价审计问题的重要性。只有我们厘清哲学思维在审计工作中应用的内在逻辑,才能更好应用哲学思维指导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