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大华集团内审部总监,无论是举手投足之间的那份自信明媚,异或谈笑风生中的睿智通透,总会让人印象深刻。与以往内审总监不一样,她并不是财务审计专业出身,但却比绝大多数的审计人看得更远更深。喜欢思考、追求新意的她,即使从事内审已长达十几个年头,仍始终保持着对内审工作的激情和好奇心,仍有源源不断的新灵感、新构想灌输给团队。这十几年,她将业务上的经验融入内审工作,带给内审太多新的变革,不断将审计领域做深做广。大华内审连续8年获得公司“鼎力支持奖”,多次被董事长在公司年会上称赞。提高业务效率、防范风险、减少损失也让业务部门越来越认可内审部。很多业务部门甚至会主动 “要审计”,希望内审来帮助看看业务中的控制风险。这一切,离不开团队的努力,更离不开带队人高敏的持续“思辨”。
一、持续思辨,构建与时俱进的内审体系
高敏对内审工作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者说是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特别是那些过往审计未涉足的新职能、新领域、新方法,总能让她进入一种“兴奋状态”。
探索审计新职能。她常常说,内审不能仅仅停留在监督层面,而应该成为帮助公司合规运作的“服务者”、防范公司风险的预判者。在她的引导下,内审实现从“监督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坚持“审、帮、促”相结合,审计方式也从“单点离散”向“多点联动”、“以点带面”转变。服务职能对内审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为专业化的分工。于是,高敏马上将团队按照审计领域划分,她认为审计人员一定要专注在某个领域成为业务的专家,才能深入问题本质。审计不能蜻蜓点水,要一查到底,让业务真正有所触动,对审计专业性充分认可,这样的审计才是增值性审计,才会在公司更加的有为有位。
拓展审计新领域。对于公司重点领域的覆盖情况是她年度规划中最为关注的,力求“将阳光尽可能撒在公司每一个角落”。从海外销售审计到集成项目、生产等都在她的推动下展开,每一年都在探索新领域。她喜欢事情提前掌控,不喜欢救火。要求各业务审计组建立数据监控体系、业务风险地图,这样审计才能擦亮“眼睛”,精准定位高风险领域,并逐步覆盖。
创新审计新方法。在高敏看来,审计有“套路”,但可以不按套路出牌,要不断创新。因为审查中,审计人员不可能精通每个领域且项目时间有限。这时,需要“借力”于“懂业务”的部门。她提倡建立联合审计团队,纳入其他部门。甚至与我们的供应商,客户建立和保持关系,借他们的“专业”,快速突破项目。创新方法是无限的,根源在于我们审计人员要有强烈的目标感。
二、不拘一格降人才,打造多元化学习型组织
十一年前,她初入内审感受的团队氛围是特别严肃的,办公室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同事之间几乎没有交流。虽然了解审计的严肃性,但是团队之间这样陌生的氛围仍让销售部门出身的她很不适应。当时她就暗暗下了决心,改变内审现状。她总是部门话题发起人,有时是项目上遇到的疑惑、有时是沟通时遇到趣事,很快办公室就热闹起来,审计人能思善变被她开发得淋漓尽致。大多数审计人员是财务出身,需要培养业务思维,更需要引入具有业务经验的审计人员。在她的管理下,人员的配置多元化起来,销售、采购等人才都有。她重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组长制、导师制、月度年度优秀案例分享等等,将好的经验沉淀下来,建立知识库,达到经验、能力复制的效果。
她特别重视审计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她希望审计人员“走出去”,与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去发现和协助解决业务中痛点。审计人员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沟通时面对难题时保持冷静。这也是她自身做的最让人佩服的地方。下属人员在谈判中遇到的难题,到了她这貌似很轻松就化解了,不仅让被审对象充分认知错误,而且很感激她,这种谈判能力着实让人惊讶,也是大家一直学习的标杆。
始终充满好奇、始终充满激情,“职业、高效、简单、快乐”,这样一个特别的她,带着这群特别的大华内审人,一路向前,一路生花……
(滨江区内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