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审计 > 绩效审计

杭州市审计局关于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15- 06- 30 07: 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市审计局

为加快推进杭州审计科学转型,加强绩效审计工作力度,提高绩效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在保障杭州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现就加强我市绩效审计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绩效审计的重要性。

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资产)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监督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的审计活动。近年来,全市审计机关积极探索,绩效审计已涉及财政、民生、环境资源、政府投资等各领域,并在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及节约资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来看,我市绩效审计尚未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绩效审计既是落实科学观的需要,也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需要,更是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发展速率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这就要求审计机关更多关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及经济结构优化转型等绩效内容;政府绩效管理要求审计能全面审查和评价政府机构设置、运行效率情况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情况,及时发现部门职能重复交叉等影响政府行政效能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从而为优化政府职能、提升政府管理绩效提供决策依据;加强绩效审计有利于审计紧密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把绩效审计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的要求,推动审计事业更好发展。

二、准确定位,明确杭州绩效审计的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公共政策实施绩效、公共部门运行绩效、公共资源配置绩效、公共投资产出绩效等方面,关注政策效用、体制效益、管理效能、资金效益、工作效果,逐步实现绩效审计的全覆盖,促进深化和改革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资金、国有资源(资产)等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任务

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稳步提高”的原则,我市绩效审计推进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4-2015年):积极推进阶段。制定出台《杭州市关于加强绩效审计的指导意见》,召开区、县(市)审计局及市局各处室两个层面的绩效审计研讨会,营造加强绩效审计氛围,强化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理念,努力实现绩效审计理念贯穿于所有的审计项目。从2015年开始,每年区、县(市)审计局及市局各业务处室每年至少完成1个以上的绩效审计项目。

第二阶段(2016-2018年):重点突破阶段。在2015年绩效审计各地自行实践基础上,从2016年起由市局根据“先易后难”和“审计业务发展需要”的原则,有重点地推行分领域、分专题的绩效审计实践和研讨,制定出台各专业绩效审计操作指南和评价指标体系。从2016年开始,区、县(市)审计局及市局各业务处室要逐年增加绩效审计项目的数量和比重。

第三阶段(2019年-):稳步提高阶段。在第一、第二阶段基础上,不断拓展绩效审计实践和研讨领域,制定完善符合杭州绩效审计需求和实际发展的绩效审计业务操作规范体系,推动杭州绩效审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突出重点,积极打造杭州绩效审计特色。

绩效审计具有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审计内容的丰富性、审计标准的多样性、审计建议的建设性等特点。全市审计机关要对绩效审计中的共性、规律性的审计方法、审计思路、审计重点加以研究、总结、提炼,努力打造杭州综合问效型绩效审计特色。目前,我市绩效审计要围绕“公共政策、公共部门、公共资源、公共投资”四大公共领域,突出关注“政策的效用、体制的效益、管理的效能、资金的效益、工作的效果”五大绩效开展实践探索,不断加以总结、提高、完善。

(一)关注政策的效用。要通过检查国家重大决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具体部署情况,揭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要通过检查公共政策实际执行情况,揭露政策不接地气、政策过期等问题;要通过审计公共政策执行后目标实现程度、公民回应等情况,揭露政策执行偏离目标、公民响应度较低、政策效用不大等问题;要按照发挥公共政策最大效用、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公众的原则,提出推动公共政策落实、修正完善公共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落地生根和不断完善。

(二)关注体制的效率。要紧紧围绕中央改革重点,关注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要善于运用微观上入手、宏观上着眼的思维来分析当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效率不高以及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按照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的原则来提出理顺体制、健全机制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而发挥审计推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器”作用。

(三)关注管理的效能。要善于从管理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要在既定的体制机制下分析管理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是否存在职能交叉或者缺失的情况,重点揭露无人监管及多头监管等问题;要全过程检查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管理流程是否优化有效,揭露管理制度漏洞、管理低效及履职不到位等问题;要按照“职责明确、管理高效”的要求提出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效能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发挥审计推动管理效能提高的参谋助手作用。

(四)关注资金的效益。要通过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密切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促进减少财政资金沉淀,盘活存量资金,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把钱用在刀刃上;要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方面审计,促进厉行节约和规范管理,推动俭朴政府建设。

(五)关注工作的效果。要树立整体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理念,全面关注工作的整体效果;要根据项目申报的预期目标、行业标准等指标以及干部、百姓对整体工作的满意度,对工作的整体效果做出评价,分析未达到预期目标、行业标准水平以及满意度偏低的原因,系统地解决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政府绩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齐抓共管,不断加大杭州绩效审计的推进力度。

(一)建立领导机构,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各处室处长(主任)为成员的绩效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绩效审计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查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财政处),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及具体相关事务。

(二)强化绩效理念,加大项目统筹力度。《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把绩效审计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因此要加强绩效审计项目立项管理,整合审计资源,在财政资金审计、民生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投资审计等项目中,注重绩效审计内容,把绩效审计理念贯穿项目始终。

(三)加强交流培训,夯实绩效审计素质基础。全市审计机关在不断加大绩效审计实践的同时,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交流培训,不断夯实绩效审计素质基础。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可以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也可以请专家或先进地区审计人员现场交流指导,或者邀请专家参与审计项目;还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案例评选等形式,共享相关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源,提高审计人员的绩效意识和能力,培养绩效审计人才。

(四)加大考核力度,增强绩效审计的主动性、积极性。将绩效审计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加大绩效审计成果在考核评比中所占的比重。开展绩效审计案例和成果评优活动,在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工作中向绩效审计倾斜,发挥导向作用,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的探索和实践。

(五)注重成果转化,加强绩效审计成果应用。全市审计人员要进一步树立绩效审计成果意识,对绩效审计收集的素材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地分析,形成绩效审计调研报告、科研论文等多种形式的绩效审计成果。市区两级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加强与专业审计杂志社及社会媒体的联系,建立绩效审计成果利用机制,扩大我市绩效审计影响;建立与纪检、组织、财政、考评办、巡视机构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提升绩效审计成果运用。